把 “司法解释” 喊成 “社保新规”?这般混淆视听,到底还是,不懂装懂!
现在的短视频平台,俨然成了某些 “野生专家” 的秀场。一个个对着镜头唾沫横飞,张口闭口就是 “社保新规重磅出炉”,那架势,仿佛自己刚从社保局密室里偷出了独家秘籍。
可但凡有点脑子的人都该清醒:企业给员工缴社保,是《社会保险法》明明白白写了十几年的铁律,是劳动者应得的基本保障,啥时候轮到这群半吊子拿来当 “新规” 蹭热度?合着你们眼里,法律条文是按月更新的流量密码?更别提这压根不是新规,人家是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《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 (二)》,将于 9 月 1 日起施行,核心在于明确任何 “不缴社保” 的约定,不管是口头还是书面,通通无效。这是对法律执行层面的规范与明确,而非全新的社保政策。
更可笑的是,这些人怕是连 “个人缴费指数” 的计算公式都认不全,分不清缴费基数和社平工资的关系;“计发月数” 到底是用来平衡个人账户养老金的精算工具,还是他们嘴里随口胡诌的 “退休月份”,估计也是一团浆糊。就这水平,也敢大言不惭地教别人怎么算退休金?怕是自己爸妈的养老金明细单都看不懂吧?
为了几个点赞和关注,把老生常谈的法律规定包装成 “新规”,把自己都没吃透的概念掰碎了瞎解读,对着屏幕前的观众睁眼说瞎话。不懂装懂不可怕,可怕的是揣着明白装糊涂 —— 明知自己说的是错的,偏要硬撑着扮演权威,用漏洞百出的 “解读” 误导那些真正想了解社保政策的普通人。
这群人,说白了就是流量的奴隶。为了那点可怜的播放量,把法律法规当儿戏,把专业知识当噱头,拿着别人的权益当自己的垫脚石。他们哪里是在科普,分明是在消费大众的信任,透支平台的公信力。真该让他们对着《社会保险法》原文念念,看看自己嘴里的 “新规”,在法律条文面前会不会脸红 —— 哦,不对,这种为了流量连脸都不要的人,哪里还有脸红的功能?
少拿 “新规” 当遮羞布,多花点时间补补法律课;别再对着镜头信口雌黄,先搞清楚 “个人缴费指数” 和 “计发月数” 到底是啥,再去了解下最新的司法解释到底是怎么一回事。流量可以恰,但吃相别太难看,别让真正需要政策解读的人,在你们这群 “伪专家” 的唾沫星子里越看越糊涂 。